何炫董事长在上海财经大学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仪式上的讲话
2020-06-29

6月24日,上海财经大学2020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,校党委书记许涛,校长、校党委副书记蒋传海等出席,常务副校长徐飞主持仪式。全体2020届毕业生以及校友代表、教师代表等在线参加活动。


会上,上海财经大学校董、2000级社会保障专业校友、友山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炫受邀作为校友代表发言。

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亲爱的学弟学妹们:

大家好!

很荣幸今天受邀和大家交流一下毕业季的一些想法。我本科毕业离开财大已有16年了,2004年的那个夏天至今不断浮现在眼前,一幕一幕挥之不去,常常想起、百感交集。

毕业那天的我们,更像是一只站在鸟巢边抖动翅膀的幼鸟,最后梳理一下羽毛,然后展翅开始在天地之间翱翔了。与其说毕业是大学生活的终点,不如说是漫长人生的全新起点。接下来,我们要走出父母的关照,开始独自经历风雨;要去组建自己的家庭,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;要去独自闯荡社会,要用一生的努力和奋斗去实践,去努力实现我们人生的成功。

什么样的人生是成功的呢?有一次校友聚会我碰到了一些师兄师姐,他们有的人已经成为富豪榜上的大企业家;有的人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大学者;有的人在政府部门担任着重要职务;还有师兄居然华丽转身为小有名气的音乐家;还有一些虽然工作上平淡简单,但是家庭美满、快乐轻松而又坦然。有的在国外山水田园悠然自得;有的在边陲小城,孝敬双亲、教书育人……你能说哪一种人生是成功的呢?在我看来,都是成功的。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、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、拥有了自己向往的快乐,这就是成功!

所以成功是不能够用金钱来衡量的。

但是今天大家毕业了,最现实的一个事情肯定是钱的事情,所以不谈钱好像又过于虚无缥缈。我们中国人向来是不喜欢谈钱的,说“君子喻于义、小人喻于利。”,大家也常说:谈钱伤感情。但是作为一名财经大学的学子来说,将来我们的工作又大概率是不可能不谈钱的,而且很可能主要就是和钱打交道了。所以,可能我们需要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,来去正确的认识钱和“利”。

诚然,我们的生活需要钱,毕业后租房买房、结婚生子、孝敬父母、友爱朋友,甚至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,我们都需要钱。往大了说,我们的国家也需要钱,改善民生、筑力国防、推动科技、教育卫生,甚至要实现全面脱贫、整体小康,我们也都需要钱。所以,现在的人常常调侃:不谈钱才是真的伤感情。的确,我们不应该不谈钱、不说“利”。

君子喻于义、小人喻于利。“义”是“家国大义”;“利”是“自私自利”的“利”,是“蝇头小利”的“利”。君子喻于义,不是不谈钱,是“循大义谋正利”;而小人之所以是小人,也不是因为他们“喻于利”,而是“逐利忘义”。所以,虽然我们需要“逐利”,但是我们“逐利”的前提是“喻于义”。我们的校训是“厚德博学、经济匡时”,如果说“厚德博学”是母校对我们人格的殷切叮咛、谆谆嘱咐;那“经济匡时”就是母校期望我们去毕生追逐的大义。

我对“经济匡时”简单理解是对国家社会的贡献。古时候既有“为富不仁”的说法,也有“端木辞金”、“弦高犒师”这样的典故。及至今天,我们对引领创新、开拓就业、热心公益的企业家,像乔布斯、马云、任正非等等也都充满敬佩、引为榜样。所以,我们对财富的追逐应该来自于对国家、社会进步的贡献。还是那个大河有水小河满的道理,当我们的志向是为了国家、社会的财富,时时刻刻保持着家国情怀,那我们就能堂堂正正的谈钱,正大光明去追逐我们自己的“利”。

理解了君子喻于义、小人喻于利,才会是君子坦荡荡、小人常戚戚。

同样,明白了君子喻于义、小人喻于利,我们就知道“君子乐得其道、小人乐得其欲”,不会迷失在欲望的深渊,保持追逐正道的初心。

我们才会懂得“君子山岳定、小人丝毫争”,不会在琐碎的工作中变得锱铢必较,而是保持自我、笃定远行。

我们也才能记住“君子而时中,小人而无忌惮也”、“君子不患乎无位,小人故患得患失、无所不为”,警醒自己时时保持一颗敬畏之心,而且分得清小心谨慎和患得患失之间的界限,有所为而有所不为。

同样,我们才能做到“君子泰而不骄,小人骄而不泰”,在取得一定的成绩的时候,不忘初心、砥砺前行。

所以,对于人生、财富和理想,我们的校训和古老的格言已经给予了我们太多的教导和提示,我希望大家需要牢记我们的校训、领会这些先人的智慧,让它们成为我们人生的指南针,这样,无论我们今后航行在多么浩渺的大海、无论历经什么样的风雨,我们都不会迷失方向、不会忘记初心,一定能够到达我们期盼的人生彼岸。

学弟学妹们,作为学长我能够和大家交流分享的就只有这些粗浅的感悟,希望能够对大家或多或少有一些帮助。我祝愿大家在接下来的人生阶段万事如意,继续深造的同学学业有成、走上工作的同学事业兴盛,祝愿我们的老师们身体健康、祝愿我们的母校越来越好、祝愿我们的同窗友谊万古长青!